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常见问题
解封担保 诉前保全担保 诉中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履约担保 投标保函 预付款担保 业主支付担保 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
法院冻结老赖股权
时间:2024-05-26

法院冻结老赖股权,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

为有效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遏制失信被执行人(以下简称“老赖”)逃避债务行为,近年来,法院普遍采取了冻结老赖股权等措施。那么,法院冻结老赖股权有哪些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如何?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供读者参考。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63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财产采取扣押、冻结等保全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2021修正)》第100条规定:“被执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部分或者全部财产采取冻结措施:(一)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的;(二)隐匿转移财产的;(三)拒不交代财产的;(四)有证据证明其将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2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履行义务,且具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股东、出资人身份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享有的股权采取冻结措施。”

二、适用范围

法院冻结老赖股权适用于以下情形:

老赖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具有履行能力; 老赖隐匿转移财产,或拒不交代财产; 有证据证明老赖将转移财产逃避执行; 老赖具有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股东、出资人身份。

三、冻结措施的内容

法院冻结老赖股权的措施一般包括:

禁止老赖转让、出售、质押或以其他方式处分其股权; 禁止公司或企业变更股权登记,或向老赖支付股息、利润分配; 必要时,可以指定专人接管老赖的股权,负责股权的管理和处置。

四、冻结程序

当债权人申请法院冻结老赖股权时,应当向法院提交申请书并提供以下材料:

生效法律文书; 老赖拒不履行义务的证明; 老赖具有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股东、出资人身份的证明; 其他能够证明申请有事实根据的材料。

法院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法院将依法对老赖的股权采取冻结措施,并送达老赖和公司或企业。

五、冻结解除

冻结措施解除的情形包括:

老赖已履行全部义务; 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依职权裁定解除冻结; 法律另有规定的其他情形。

六、效果

法院冻结老赖股权的措施具有以下效果:

有利于防止老赖将股权转让他人,逃避执行; 有利于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执行效率; 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营造诚信的营商环境。

七、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冻结老赖股权是一种强制执行措施,可能会对老赖的经营活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法院在采取该措施时,应当慎重考虑,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此外,申请人应当在法院冻结老赖股权后,及时开展后续执行工作,避免冻结措施流于形式。

八、案例

**案例一:**2022年,北京市某法院受理了一起执行案件。申请人系某公司,被执行人系该公司的原股东。因被执行人拖欠申请人货款,法院依法对其采取了执行措施。经查,被执行人仍持有该公司的部分股权。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冻结被执行人的股权。法院审查后,认为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充分,于是对被执行人的股权采取了冻结措施。此举有效防止了被执行人将股权转让他人,逃避执行,保障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2023年,广东省某法院受理了一起执行案件。申请人系某银行,被执行人系某公司的股东。因被执行人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法院依法对其采取了执行措施。经查,被执行人名下有多家公司股权。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冻结被执行人的股权。法院审查后,认为申请人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被执行人有逃避执行的行为,于是对被执行人的多家公司股权采取了冻结措施。此举有效阻止了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九、总结

法院冻结老赖股权是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遏制逃避执行行为的有效手段。法院在采取该措施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慎重考虑,并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实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同时,债权人应当在法院冻结老赖股权后,及时开展后续执行工作,确保执行效果的实现。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