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 查封 扣划 质押款
**导言**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为了保障债权人实现债券,或为了贯彻判决、裁定,会采取查封、扣划、质押等强制措施。其中,查封、扣划和质押款均涉及对债务人财产权的限制或剥夺,具有重大的法律意义。本文将分别介绍法院查封、扣划和质押款的含义、适用范围、操作流程、法律效果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法院查封**
**1. 含义**
查封是指法院依法暂时限制债务人对特定财产进行处分的一种强制执行措施。通过查封,法院将债务人的财产置于司法控制之下,防止其转移、隐匿或处分财产,以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
**2. 适用范围**
可被法院查封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权利性财产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4条规定,可查封的财产主要包括:
债务人的的房屋、土地、车辆、存款、股票、债券等动产和不动产; 债务人享有的应付款项、股权、知识产权等权利性财产; 法律允许转让的其他人身财产。**3. 操作流程**
法院查封财产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进入执行程序后,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查封; 法院审查申请材料后,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裁定查封; 法院将查封裁定送达债务人、被查封财产持有人以及其他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人; 持有人应当协助执行,凭查封裁定向有关机构办理查封手续; 查封完成后,法院将作出《查封登记通知书》送达利害关系人,并公告周知。**4. 法律效果**
查封后,债务人不得擅自处分被查封财产,不得隐匿、转移其财产,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被查封的财产不得再被查封,可以被强制执行。在查封期内,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
**二、法院扣划**
**1. 含义**
扣划是指法院依法强制扣留债务人存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证券等财产的一种强制执行措施。与查封不同之处在于,扣划的对象仅限于存款、证券等特定金融资产,且需要金融机构配合执行。
**2. 适用范围**
可被法院扣划的财产包括:
债务人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债务人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等证券; 法院认为可以被扣划的其他资产。**3. 操作流程**
法院扣划财产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扣划; 法院审查申请材料后,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裁定扣划; 法院将扣划裁定送达债务人、金融机构及其他利害关系人; 金融机构收到扣划裁定后,应当及时将债务人的存款、证券等资产扣划至指定账户; 扣划完成后,法院将作出《扣划登记通知书》送达利害关系人,并公告周知。**4. 法律效果**
扣划后,债务人不得擅自提取被扣划款项,金融机构不得向债务人提供被扣划款项,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被扣划的款项不得再被扣划,可以被强制执行。在扣划期内,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
**三、法院质押款**
**1. 含义**
质押款是指法院将债务人质押所得款项进行指定的强制执行措施。与查封、扣划不同之处在于,质押款是在债务人为履行债务,提供抵押物,而法院依法拍卖后所得的款项。
**2. 适用范围**
可被法院质押的财产包括债务人质押的房屋、土地、车辆、存款、股票、债券等动产和不动产。法院依法拍卖质押财产后所得的款项,均可作为质押款。
**3. 操作流程**
法院质押款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债务人为履行债务,向法院提供抵押物; 法院审查抵押物后,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裁定质押; 法院将质押裁定送达债务人、抵押物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 法院拍卖抵押物后,将拍卖所得款项指定为质押款,并分配给债权人; 质押完成后,法院将作出《质押登记通知书》送达利害关系人,并公告周知。**4. 法律效果**
质押后,债务人不得擅自处分质押物,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质押物不得再被质押,可以被强制执行。在质押期内,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债务人履行债务后,质押解除,法院应当及时解封质押物。
**四、注意事项**
在法院查封、扣划、质押款时,当事人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查封、扣划、质押财产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否则可能被当事人主张无效; 查封、扣划、质押前,法院应先通知债务人,并给予债务人陈述申辩的机会; 查封、扣划、质押时应当遵守原则,避免对债务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查封、扣划、质押款项期间,债务人可以提出异议或申请解除; 在查封、扣划、质押解除后,债权人应当及时向法院申请执行完毕的通知书,并解除财产的限制; 债务人对法院查封、扣划、质押款如果有异议,可以向法院或上级法院提出申诉; 执行人员执行查封、扣划、质押款时应当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结语**
法院查封、扣划、质押款是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的重要強制执行措施,对债务人财产权的行使具有重大的影响。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查封、扣划、质押款的含义、适用范围、操作流程、法律效果和注意事项,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