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冻结资金信息公开
时间:2024-05-23
人民法院冻结资金信息公开
序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精神,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人民法院执行冻结资金信息。
公开范围
公开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对被执行人的存款、理财产品、股权、不动产等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信息,包括:
- 被执行人名称或个人身份信息
- 冻结财产类型
- 冻结金额 li>执行法院
- 冻结时间
公开方式
公开信息通过人民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https://ssfw.court.gov.cn)进行。社会公众可以在该网站上查询冻结资金信息,并可下载相关证明材料。
查阅流程
- 登录人民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网站,在首页点击"冻结资金查询"。
- 在查阅界面输入被执行人名称或个人身份信息,并设置查询范围。点击"查询"。
- 显示满足条件的所有冻结资金信息。点击冻结信息清单中的具体案件,可以下载冻结证明书。
查询注意事项
- 冻结资金信息公开范围不包括涉密案件、依法不予公开的其他案件。
- 为了尊重被执行人的隐私,冻结资金信息公开的信息一般不包含被执行人的详细个人信息。
- 查询冻结资金信息不收取任何费用。
- 如果对查询结果有疑问,可以联系相关执行法院查询。
公开原则
公开及时性
人民法院在做出冻结资金决定后10个工作日内公开冻结资金信息。
公开稳定性
冻结资金信息在整个保全期间均予以公开,直到保全措施解除或生效法律文书被撤销。如有情况改变,将在7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新。
公开真实性
公开的冻结资金信息由人民法院依法登记,真实有效。
意义
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公开冻结资金信息,债权人可以及时了解执行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情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率
公开冻结资金信息,可以威慑被执行人,使其主动履行义务,减少执行难度,提高执行效率。
促进judicial公信力
公开冻结资金信息,体现了人民法院的司法公开和司法透明,有利于增强judicial公信力和司法权威性。
防范司法腐败
公开冻结资金信息,可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防止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有助于防范司法腐败。
结语
人民法院冻结资金信息公开,是人民法院践行司法公开、保障人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又一重要举措。公众可以通过人民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便捷地查询相关信息,参与judicial监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未来,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司法公开改革,进一步完善冻结资金信息的公开制度,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和构建阳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