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常见问题
解封担保 诉前保全担保 诉中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履约担保 投标保函 预付款担保 业主支付担保 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
再审中止执行是否解除查封
时间:2024-05-23

再审中止执行是否解除查封

导语

中止执行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执行措施,可以为再审程序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然而,中止执行后,查封等执行措施是否解除,实践中存在争议。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中止执行对查封解除的影响,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中止执行的概念

中止执行是指在执行程序进行过程中,由于法定事由,依法暂时停止执行行为,待事由消除后继续执行的行为。中止执行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暂时的性质;2.由法律规定或人民法院裁定;3.在中止期间,执行程序不进行;4.中止事由消除后,执行程序继续进行。

中止执行的法定事由

《民事诉讼法》第262条规定了中止执行的法定事由,包括:1.被执行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确定;2.被执行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需要等待其法定代理人确定;3.执行标的物被查封、扣押,需要等待解除查封、扣押;4.执行过程中遇到不可抗力的事由,需要等待不可抗力事由消除;5.人民法院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再审中止执行与查封解除

对于再审中止执行是否解除查封,实践中存在两种观点:

观点一:中止执行解除查封

此观点认为,中止执行后,执行程序暂停,查封等执行措施也随之解除,以保障被执行人的利益。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62条的规定,执行过程中遇到不可抗力的事由,人民法院可以中止执行。再审申请是执行程序中的突发性事件,属于不可抗力的事由,因此可以中止执行,解除查封。

观点二:中止执行不解除查封

此观点认为,中止执行仅仅是暂停执行程序,并不意味着执行措施的解除。查封是执行程序中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其解除需要经过法定程序。再审申请并不属于法定解除查封的情形,因此中止执行不能解除查封。

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司法解释中并未明确规定再审中止执行是否解除查封,因此实践中对于该问题的认定存在分歧。不过,从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法院倾向于后者观点,认为中止执行不解除查封。

理由:

1.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查封是执行程序中保障债权人权益的重要措施,中止执行后解除查封,可能会导致被执行人转移、隐匿执行标的物,给债权人造成损失。

2.与中止执行的性质相符。中止执行是暂时的,待事由消除后,执行程序继续进行。查封作为执行措施之一,其解除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3.有利于维持执行秩序。中止执行后解除查封,可能会导致执行程序混乱,不利于执行秩序的维护。

中止执行期间查封的效力

虽然中止执行不解除查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止执行期间查封完全无效。中止执行期间,查封的效力仍然存在,可以防止被执行人转移、隐匿执行标的物。但是,中止执行期间,执行法院不得进行强制执行行为,例如扣押、变卖执行标的物等。

如果在中止执行期间,被执行人违反查封规定,转移、隐匿执行标的物,执行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08条的规定,对其依法强制执行。

中止执行解除查封的程序

中止执行事由消除后,执行程序继续进行。此此时,若被执行人申请解除查封,应当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准予或驳回申请的裁定。被执行人对执行法院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结语

再审中止执行是否解除查封问题,实践中存在争议。从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法院倾向于认为中止执行不解除查封。中止执行期间,查封的效力仍然存在,但执行法院不得进行强制执行行为。中止执行事由消除后,被执行人申请解除查封的,应当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并由执行法院依法作出裁定。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