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行业动态
解封担保 诉前保全担保 诉中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履约担保 投标保函 预付款担保 业主支付担保 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
法院查封抵押孳息
时间:2024-06-06

法院查封抵押孳息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抵押担保行为日益增多。在抵押担保过程中,通常会涉及抵押物的使用和收益分配等问题。其中,抵押物的孳息如何处理是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的角度,对法院查封抵押孳息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法律规定

《物权法》第215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消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84条规定:“在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擅自处分抵押财产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追回该抵押财产或者折价赔偿损失。抵押权人请求追回抵押财产的,人民法院应当将该财产查封、扣押。如果抵押财产孳息属于抵押财产的一部分,人民法院应当一并查封、扣押。”

上述法律规定明确了抵押权人对抵押财产孳息享有查封权,但并没有明确规定查封范围和查封顺序。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抵押财产孳息的查封范围和查封顺序存在不同的理解和适用。

二、司法实践

1. 查封范围

对于抵押财产孳息的查封范围,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抵押财产孳息属于抵押财产的一部分,因此法院查封抵押财产时应当一并查封其孳息;另一种观点认为,抵押财产孳息并不当然属于抵押财产,法院查封抵押财产时是否需要查封其孳息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现在,后者成为司法的主流观点。

例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法发[2016]27号)第37条规定:“在办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对于担保物的孳息(如租金、收益),人民法院应当审查担保物孳息是否属于从属于抵押物并已作为抵押标的,如已作为抵押标的,可依法查封或扣押;如不属于担保标的,则不予查封或扣押。”该解答明确规定只有当抵押财产孳息属于抵押标的时,法院才予以查封。

2. 查封顺序

对于抵押财产孳息的查封顺序,司法实践中的观点相对一致,即在查封抵押财产前,法院不应先行查封抵押财产孳息。例如,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若干意见》(苏法发[2014]276号)第119条规定:“执行时,应当依法查封、扣押抵押物,但严禁擅自查封、扣押抵押物孳息。”

理由在于,在抵押财产未变价之前,其孳息仍归属于抵押人,如果法院在查封抵押财产前先行查封其孳息,将侵犯抵押人的合法权益。抵押权人只有在抵押财产变价后才能就其孳息主张权利。

三、具体适用

在具体适用中,法院是否查封抵押财产孳息以及查封顺序的确定,需要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断:

1. 抵押合同的约定

如果抵押合同中明确约定抵押财产孳息也作为抵押标的,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对其孳息依法查封。如果没有约定,则需要根据其他因素综合判断。

2. 抵押财产的性质

对于出租、经营等以获取收益为目的的抵押财产,其孳息可以通过直接变现增加抵押债权的价值,应当一并纳入查封范围。对于自住、存放物品等不以收益为目的的抵押财产,其孳息并不具有直接变现价值,法院可以不查封其孳息。

3. 抵押权人的权利实现

如果抵押权人申请查封抵押财产孳息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其债权的实现,并且该孳息具有可变现价值,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查封。如果抵押权人出于其他目的申请查封,法院应当依法驳回其申请。

四、结语

法院查封抵押财产孳息是一项复杂且兼具财产权保护和债权实现功能的法律行为,需要法院在具体适用中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司法实践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到既保障抵押权人的债权实现,又不侵犯抵押人的财产权。通过合理把握查封范围和查封顺序,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法院可以有效发挥抵押担保制度的财产担保和债权实现功能,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