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冻结失信人员微言
时间:2024-06-04
一法院冻结失信人员微信
为进一步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维护司法权威,近日,○○区法院依法对一名老赖冻结了全部微信账号。
被执行人张某因民间借贷纠纷被判决给付杨某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8万元。判决生效后,张某一直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遂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法院执行局多次与张某联系,催促其履行还款义务,但张某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躲避执行。为了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法院执行局果断采取司法措施,对张某名下全部微信号采取冻结措施,并向张某宣告了冻结微信号的法律后果。
微信作为当下使用广泛的社交工具,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微信账号被冻结后,将对张某的社交、生活乃至工作产生极大影响。冻结微信号不仅是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的严厉制裁措施,也对其他失信被执行人起到震慑作用,督促其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冻结失信人员微信的法律依据
法院冻结失信人员微信号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两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八条第一款:“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义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采取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等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的限制消费措施,包括限制乘坐交通工具、限制购买不动产或者高消费商品、限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其他重要职务等。”微信作为当下使用广泛的社交工具,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微信账号被冻结后,将对失信被执行人的社交、娱乐、工作乃至出行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微信账号冻结作为一项重要的限制消费措施,可以促使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冻结失信人员微信的注意事项
法院冻结失信人员微信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掌握冻结条件。法院冻结失信人员微信号必须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规定进行。只有当失信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逃避、抗拒执行时,法院才可采取冻结微信号的措施。 保证执行程序合法。法院冻结失信人员微信号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在冻结前,应向失信被执行人发出告知书,并告知其冻结微信号的法律后果。冻结后,应及时将冻结情况告知失信被执行人。 保障失信人员基本权利。法院冻结失信人员微信号时,应兼顾执行与保障失信人员基本权利的关系。冻结微信号的时间和范围应适当,避免对失信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工作造成过大影响。结语
冻结失信人员微信号是人民法院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对于维护司法权威,督促失信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法院将继续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