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冻结门市租金
时间:2024-06-02
法院冻结门市租金
**导言**
在当前疫情持续肆虐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遭受重创。为减轻租赁行业受疫情影响,保障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各地法院积极采取行动,对门市租金进行冻结或减免,为租赁市场平稳运行注入强心剂。
**法律依据**
2020年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依法保护承租人因疫情造成的困难情况,对部分行业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情况,可依法参照相关规定从减免租金、延期支付租金等方面提供司法救济。
**各地法院举措**
全国多地法院积极响应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符合当地需求的冻结门市租金的措施: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营业的承租方,可申请法院冻结租金,期限最长为1个月。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承租方因疫情影响无法足额支付租金的,可申请法院暂时冻结租金,并根据疫情影响程度和承租方复工复产情况等因素酌情延长冻结期限。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因疫情影响导致承租方营业减少或停业的,可申请法院减免当期租金不超过50%,延期支付租金不超过6个月。**申请条件**
承租方申请冻结门市租金,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受疫情影响导致营业大幅下降或停业。 无法足额支付租金。 已与出租方协商无果。**申请流程**
承租方申请冻结门市租金,可通过以下流程:
收集疫情影响证明材料,如营业执照、营业情况说明、租金支付记录等。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冻结租金申请书。 法院受理申请后,将审查材料并听取双方意见,作出是否冻结租金的裁定。 裁定作出后,承租方即可停止支付租金。**注意事项**
承租方在申请冻结门市租金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申请材料应真实、充分,便于法院审查。 冻结租金只是一项临时措施,法院不会永远冻结租金,承租方仍需根据实际情况与出租方协商解决方案。 在冻结租金期间,承租方仍需妥善使用租赁房屋,并承担必要的维修保养费用。**结语**
法院冻结门市租金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在保障承租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维护了租赁市场的公平稳定。承租方应积极利用相关法律政策,合理维护自身利益,与出租方协商解决困难。只有同心协力,共克时艰,才能早日恢复经济活力,迎来租赁市场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