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行业动态
解封担保 诉前保全担保 诉中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履约担保 投标保函 预付款担保 业主支付担保 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
犯寻衅滋事法院会冻结财产
时间:2024-05-31

犯寻衅滋事法院会冻结财产

寻衅滋事是一种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一旦被法院认定成立,轻则会受到治安处罚,重则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除了刑事处罚之外,犯寻衅滋事者还可能会面临财产被冻结的风险。

法院冻结财产的依据

法院冻结当事人财产的行为是有法律依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对争议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该条例中所述的"争议的财产"包括因诉讼行为而产生的金钱及其他财产债权,以及与诉讼有关的财产。

在寻衅滋事案件中,受害人是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对行为人进行赔偿。因此,法院为了保障受害人的利益,防止行为人转移或变卖财产逃避赔偿责任,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的规定对行为人的财产采取冻结措施。

法院冻结财产的范围

法院在冻结财产时,一般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冻结财产的范围。通常情况下,冻结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

银行存款 动产(如:车辆、房屋、贵重物品等) 不动产(如:土地、房屋等) 其他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

冻结财产的解除

被冻结的财产并不是永久性的,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解除冻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3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向做出保全裁定的法院申请解除保全措施。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根据以下情形来决定是否解除冻结:

申请人提供了担保,足以保证判决或裁定执行。 申请执行的 plazo已经屆滿,判决或裁定未得到執行。 不能執行判决或裁定。 其他情形,法院认为应当解除保全措施的。

在寻衅滋事案件中,如果行为人已经履行完毕民事赔偿义务并取得受害人的谅解,又或者行为人的行为情节轻微,不构成重大社会危害性的,法院可能会酌情解除对行为人财产的冻结。

冻结财产对行为人的影响

财产被冻结对行为人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具体包括:

限制资金的使用,影响生活和经营活动。 限制动产和不动产的处置权,影响财产价值变现。 损害个人信誉,影响贷款和投资等金融活动。 增加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如何防范财产被冻结

为了防范财产被冻结,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切勿从事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这是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只有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财产被冻结的风险。 与他人发生纠纷时,保持冷静,理性协商。不要使用暴力或过激语言,避免激化矛盾并造成不必要的法律后果。 在纠纷诉讼过程中,应积极配合法院的调查取证。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陈述自己的意见,争取法院的理解和支持。 若收到法院冻结财产通知,应及时咨询律师。专业律师可以帮助分析案件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综上所述,犯寻衅滋事可能会导致法院冻结财产。这种冻结措施旨在保障受害人的利益,防止行为人转移或变卖财产逃避赔偿责任。但同时,财产被冻结也可能会给行为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防范财产被冻结,应牢记守法底线,谨慎行事并合理维权。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