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可以冻结账户!
当法院对债务人执行时,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可能会采取冻结债务人银行账户的措施。法院冻结账户的依据和程序如下: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十九条
程序
1. 立案
债权人申请执行,法院受理后立案。
2. 送达执行通知书
法院向债务人送达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3. 查询财产
法院通过查询系统查询债务人名下财产,包括银行账户。
4. 冻结账户
法院根据查询结果向银行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冻结债务人指定账户中的资金。
5. 解冻账户
在下列情况下,法院会解除对账户的冻结:
债务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法院裁定不予执行或中止执行
债务人提供担保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冻结范围
法院冻结的账户主要包括:
债务人名下的个人账户
债务人名下的对公账户
债务人名下的其他银行账户
冻结期间
账户冻结期间,债务人不得从账户中转出或提取资金。但以下款项可以转出:
属于债务人生活必需的费用
属于债务人抚养未成年人的费用
法院许可的其他费用
异议处理
债务人对账户冻结有异议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异议。法院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解除冻结。
注意事项
账户冻结后,债权人不得自行扣划债务人账户中的资金。
债务人有隐匿、转移财产或者逃避履行的行为,法院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法院冻结账户是为了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不得滥用职权冻结与案件无关的人员账户。
若对账户冻结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
结语
法院执行冻结账户是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债务人应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避免账户被冻结。如遇账户被冻结,债务人可依法提出异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